CBA 两大最擅长“扶贫”的教练
1、杨学增“变废为宝”
联盟里有个现象,令人疑惑,山西队这两年不断“流失”大将,去年走了任骏威、刘冠岑,今年走了闫鹏飞,伤了葛昭宝,按理说,球队损失严重,几乎成了“贫困户”,应该江河日下才对。
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,在杨学增的率领下,山西越战越勇,本赛季战罢五场,四胜一负,而且还把辽宁队给打败了。
这事有点意思。细究起来,杨学增善于用兵,尤其是一手“变废为宝”本事,不得不令人赞叹。
用事实说话:
邢志强两年前还是个场均4.5分1.7篮板的“酱油男”,自从杨学增接手球队, 他一夜之间实现了华丽蜕变,成为一个威风凛凛的锋线杀手,既能突击,又能投篮,场均猛增到10.9分6.6篮板。本赛季,又提升至13分6.8篮板。
从默默无闻到大杀四方,这里边的奥秘是什么?
费尔德是全联盟最矮球员,他的快速进攻是立身之本,但在广厦的时候场均也只有14.3分,但是到了杨学增手下,猛增到24.6分。
常林在北京打了7个赛季,一直处于“边缘地带”,上赛季场均1分,今年到了山西,突然就爆发了,场均13.8分12篮板,并且还打出了三双表现,简直成了一线球星。这是怎么回事?
要说杨学增,屡屡神奇地把球员潜能给激发出来,这份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,令人实在叹服。山西本是平民球队,这两年,不但没有引进大牌,反而不断向外流出,这种情况下,山西能够打出这样的成绩,值得点个大大的赞。
杨学增的要诀在哪里?
A:扬长避短”
每个球员都有优点和缺点,你要求每个人都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。原帅三分球投得准,但是防守上不去。费尔德能跑能传,但是身高太矮。杨学增所做的事,就是让每个球员把优势都发挥出来,不要求你面面俱到,你把自己的长处打出来就好了。
发掘每一个可以利用的优点。
原帅和邢志强能投,常林能冲,费尔德能钻,那你们就使劲发挥吧。在杨学增的战术板上,总能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战术体系。
杨学增在场边腆着大肚子,手插裤袋,看上去挺威风,实则是个和风细雨的人,从来不乱嚷嚷。对于球员来说,谁上了场都会犯错误,一有错就劈头盖脸地批一通,那么他反而心生焦虑,影响状态。杨学增从来不会在场边“批斗”球员,既不吼也不叫,而是仔细进行战术讲解,所以,山西队有个特点,就是球员们没有心理压力,上了场,能够把水平发挥出来。
B、以攻带守
杨学增是崇尚进攻的,山西队在他的打造下,形成了以攻带守的风格,而且他们的进攻是“潮水式”的,全员参与,人人都是冲锋手。
山西是个平民球队,没有大牌明星,因此杨学增从来不打“英雄球”,大家都享有球权,进攻的时候,谁有机会谁上,人人都是明星,不会刻意去找某一个球员。
不管黑猫白猫,能冲上去就是好猫。
所以,山西队在进攻中,几乎每一个球员,都是雀跃上阵,猛冲猛打,身上有多少力气,都会使出来,没有缩手缩脚的,没有犹豫不决的。
2、张德贵“沙里淘金”
天津多年来“积贫积弱”,一直在联盟里成绩不佳,真正实现成绩提升,是在张德贵到来之后。
作为平民球队,天津队以前并没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优点,但是张德贵有办法,他成功地“沙里淘金”,挖掘内部潜力,把球员的闪光点找出来。
张兆旭已经到了生涯末年,还能发光发热吗?张德贵有办法,他并不让张兆旭承担什么进攻职责,而是把他当成一个“轴”,在篮下吸引和牵制,防守、护筐,这就够了。
这个“轴”安好了,全队就活了,因为张德贵采取了一个非常奏效的战术策略:
疯狂投篮。
每个人都快跑、快投,大家都当投手。
上个赛季,天津队是全联盟三分球出手次数最多的,同时也是命中数最多的。正是因为大家使劲投,所以天津队的进攻势头非常犀利,这也成了球队的制胜法宝。
本赛季,19日对上海一战,看得就十分明显,这一战,林庭谦在三分线外出手10次!孟子凯出手5次,金鑫7次,时德帅7次,而杰弗森是18次!
全场比赛,全队上场队员,除了张兆旭没有投过三分球(他从来不投),其他球员共投了50记三分球!(上海是36次)
就这样,大家全都放开火力,尽情朝着篮筐猛轰,球就赢下来了。
林庭谦在天津打了三个赛季,每一年都在进步,本赛季场均20.6分,已经迈入一流后卫行列。
孟子凯杀得也很勇猛,场均12分5.2篮板。
天津队这两年也没有引进大牌明星,靠着内部挖潜,战术得当,打出了自己的威风,张德贵确实带兵有方。